村民将西红柿分拣装箱。
早晨5时,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黑林村村民林茂清就起床忙碌,充实的一天就此开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扫完院子、收拾完家里,7时许他来到村里的西红柿种植基地务工,不用出村就能上班挣钱,当前的生活节奏让林茂清感到惬意。
8月9日,记者走进黑林村时,高温下的西红柿种植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村民在地里紧张娴熟采摘、转运车往返于田间地头……
林茂清是采摘工之一,平均每天能摘650公斤左右。“以前早晚晒太阳、中午躲阴凉,自从去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产业以来,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近3个月收入上万元。”
“今天采摘了30吨,已发往四川。”卸任的党支部书记房生文离岗不卸岗,正带着乡亲们在地里干活。“最近西红柿价格波动很大,每公斤从1元、1.1元涨到1.3元,总体势头良好,我们趁价好尽快抢收发货。”60岁的周梅兰采摘西红柿手脚麻利,每天收入130元。“我们这个年龄段外出务工基本找不到工作,现在在村里就能挣钱,大伙都很珍惜。”
“以前我们村没种过西红柿,今年是头一遭。”黑林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柱介绍,去年党支部通过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以及“板凳会”“田间地头会”等方式,为群众算好加入合作社前后的经济账、民生账、长远账。村集体出资40.29万元、79户党员群众筹集资金29.55万元成立合作社,构建了群众和集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回流盘活250亩土地,今年种植了西红柿、玉米和贝贝南瓜等作物。
为学习西红柿种植技术,刘兴柱、房生文带领党员、骨干和种植能手一边通过书籍、网络自学,一边拜访邻镇西红柿种植大户取经,并带领群众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
每到下午,黑林村西红柿基地周围就停满了前来拉运的大货车。自7月中旬以来,该村每天有大约40人采摘,目前已采摘销售150吨。预计西红柿今年总产量500吨,收入有望突破60万元。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群众与村集体连心、连利、连责的生产模式,点燃群众致富新希望。去年黑林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7万元。今年合作社种植西红柿、玉米和贝贝南瓜等,预计为村集体增收120万元,带动务工村民增收34万元。
乡村振兴的火热场面,深深感染着暑假回村的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刘振宇。“我能为咱村干点啥?”他找到村干部希望为村子发展助力。
“地里正缺一个开转运车的年轻人,赶快上。”村干部交给刘振宇一辆电动三轮车。半个月下来,刘振宇的肤色黑了一圈。但他告诉记者,能参与村里的发展建设感到很高兴。他把这个工作作为学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去体验,每天拉40车还能挣100元钱,为父母减轻一些经济负担。
火红的太阳、火热的产业、可观的收入。如今,黑林村每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走在党建引领产业增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发展新路上。(记者 王文革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