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国家电影局最新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达178亿元,超过2019年暑期档总票房,创历史新高。是什么点燃了观众对电影的热情? 通过对近10年票房前10名的电影片尾字幕提取,用数据洞察国产电影的发展。
暑期档电影票房前10名中 9部是国产电影
暑期档电影在这个夏天格外火热。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经刷新中国影史同期票房最高纪录。跟此前最高的2019年相比,2023年,电影市场经历了一开始的缓慢加温后,从6月底起,热度迅速攀升。这条“先抑后扬”的曲线背后是电影上映后观众“自发酵”的口碑积累。在暑期档电影票房的前10名中,有9部都是国产电影。
通过梳理这10年的票房情况,发现曾经占据前10名排行榜“半壁江山”的好莱坞电影,如今只有1部入榜。是什么点燃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 通过对过去10年票房前10名电影片尾字幕的提取,发现了国产电影崛起的秘密。
从30多万字的文本中,AI算法识别出了300多个电影产业工种,一条隐藏在幕后的国产电影产业链在眼前展开。这是一个电影产业链越分越细、工种越增越多的过程。20多个新的工种在这10年间诞生,动作捕捉、虚拟拍摄、数控编程、3D打印等,其中,七成以上的新增工种跟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有关。
《流浪地球2》使用迭代500万次的AI模型,实现人脸年轻化。《独行月球》3D打印道具的规模堪比造车,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中虚拟拍摄月球表面。国产电影的特效也能让观众大呼过瘾。
新工种中,概念设计师这个岗位在2019年后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多。引人注意的是,前些年担任这一职位的多为外国人,近3年都由中国团队完成。
在近几年的字幕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有个性的工种,礼学指导、民俗顾问、科学顾问……体现了电影对文化内涵和专业细节的追求。比起10年前的爱情喜剧扎堆,如今历史、科幻、动作等类型的电影百花齐放。
1948年,13个工种撑起了《小城之春》这部经典电影。1980年,增加了特技设计、烟火等8个细分岗位的《庐山恋》达到了21个工种。而今,近3分钟时长,几千名演职人员的名字在观众面前一一闪过时,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电影的传承,也看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