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明朝国姓是“朱”,老百姓吃猪肉咋办?朱元璋将猪改了个称呼

2023-08-11 01:29:19    出处:中华网热点新闻


(相关资料图)

中国古代很早以前就已经制定了各种详细的礼法,为的是维护各种等级制度,生活中具体的日常表现,就是不同的人可以使用的食物、服饰、车驾、音乐等等都有不同,同时还有着一个叫做“避讳”的规矩。关于避讳这个规矩的起源,如今已经不可考证,有人说是商朝,也有人说是东周、西周等等。

不过无论是哪一个时期,兴起了“避讳”之风,我们都可以确定避讳的总原则就是《公羊传》中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也就是说对于那一些有身份的人,亲近的人,贤德的人,在言谈举止间要避开他们的名字,以及相对没有那么光明正大的事情,以免冲撞到他们。

同时“避讳”的规矩在秦汉以后就得到发扬,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时期,东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秀才称为茂才”,原因便是为了避汉光武帝刘秀的讳。不过这种事情其实比较少发生,更多的是帝王之家一开始就给自己取一个冷僻的生字,并不会影响到大家的生活。

所以我们看古代很多皇帝的名字都是偏僻冷门的字眼,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百姓们避讳不方便。刘秀那是由于他一开始是一个平民,并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成为皇帝,所以就用了一个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秀”。另外西汉时期还有一个著名的皇帝叫做刘询,他本来叫做刘病已,但是在当了皇帝以后就改名,因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病”字与“已”字。

满清第一位入关的顺治皇帝名字叫做福临,按照“避讳”这个原则的话,民间老百姓都不能够再使用“福”字了,这显然会给大家很大的影响,于是顺治就表示用不着避“福”字讳了,因为“不可使朕一人,而令天下百姓无福也!”可见其实这些帝王之家们对于避讳这个事情,也是相当体察民意为百姓着想的。

不过明朝时期就有点不好弄,因为他们的国姓是“朱”,像刘病已、福临等人为了方便百姓避讳可以改名或者颁诏,但是明朝的皇帝却显然不能因此改姓啊,偏偏“朱”的同音字又经常被提到,那么民间老百姓们要吃猪肉的时候怎么办呢?这一提到“猪”字显然就犯忌讳甚至是犯罪了。

但是也不能不准老百姓们吃猪肉啊,于是朱元璋就直接将猪给改了个称呼,将其称为“豕、彘”,这两个字也是猪的意思,虽然字形稍微有点难写,但是却与“朱”的读音不同,也算是很巧妙地实现避讳了。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于舞台呈演“逐梦好莱坞” 音乐剧《摩登明星梦》将正式启幕 百老汇卡巴莱音乐剧《摩登明星梦》媒体场演出日前在三里屯爱乐汇时空剧
校企合作结硕果 红粱小镇凤酒香 8月8日,中国酒业协会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对西北农林
高附加值海缆助力盈利能力提升,在手订单量足质优静候放量 第一时间提供各大券商研究所报告,最大程度减少个人投资者与机构之间信
未成年遭成年人强奸该怎么取证,没有监控的情况。 未成年遭成年人强奸该怎么取证,没有监控的情况。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