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脑动极光冲刺港交所:将脑科学与AI技术相结合,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81%

2023-08-10 01:49:01    出处:IPO早知道 微信号

2022年中国市场医疗级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的商业化收入最高的公司。


【资料图】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脑动极光”)于2023年8月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2年的脑动极光是中国首家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同时也是2022年中国市场医疗级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的商业化收入最高的公司。

截至目前,脑动极光的数字疗法产品管线涵盖对各类认知障碍适应症的测评和 干预——其中,脑动极光的核心产品系统已对八种适应症进行商业化,且正在开发另外21种认知障碍适应症,包括房颤、高血压、冠心病、帕金森病、焦虑症、语言发育迟缓、脑性麻痹、阅读障碍、癫痫及糖尿病等引起的认知障碍。

具体来讲,脑动极光的核心产品系统是一款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医疗级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也是中国首款获得监管批准的数字疗法产品——其将脑科学临床经验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用于评估患者病情并提供个性化的数字疗法治疗方案。

这个系统的底层包含脑动极光的两项基础技术,即虚拟人技术和AI技术——虚拟人技术可以同时测评大量患者,从而大幅提高医生的测评效率;AI技术则使得脑动极光的系统及其他产品和候选产品能够分析患者信息并诊断患者。

而当应用于脑动极光的干预产品时,脑动极光基于AI的任务推荐系统使用从患者处收集的信息,包括他们的历史训练表现得分以及在不同难度的先前训练任务中的表现细节,来动态调整训练课程的内容,以实现个性化干预。任务推荐系统则通过从脑动极光的300多个训练模块库中选择数百万个可能的模块组合实现干预,以设计最佳训练课程,激活适当的大脑区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收入计算,脑动极光的系统在中国医疗级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系统已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

除系统这一核心产品外,脑动极光还开发了三款其他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即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 (“BCAT”) 和认知能力补充筛查和评估软件(“SAS”),以及在2022年获得欧盟CE标志的认知障碍治疗软件(“ADHD软 件”),并获监管批准。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脑动极光另有处于临床前和临床开发不同阶段的六款候选产品。

根据弗若斯等沙利文的资料,脑动极光亦为国家卫健委所发起项目的首家赞助商,以帮助医院在全国2,100多家公立医院建立认知中心,并促进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的发展。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脑动极光已为中国800多家医院的4,00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组织超过12次培训课程。

在商业化方面。自2020年9月帮助在朝阳医院建立第一个认知中心以来,脑动极光已帮助50多家医院在中国建立认知中心,且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累计为超107,000名患者提供服务。除医院外,脑动极光亦为个别患者提供院外认知训练——基于系统表现,许多在医院使用其系统完成治疗的患者选择继续在家中使用系统。

2021年和2022年,脑动极光的营收分别为230.0万元和1129.1万元,同比增长391.1%;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从2022年同期的97.7万元增加981.3%至1056.4万元。

成立至今,脑动极光已获得北极光创投、中金等知名机构的投资。IPO前,北极光创投持有脑动极光超10%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担任脑动极光非执行董事。

脑动极光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开展进一步研发活动、推进更多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并推动核心产品系统的销售和分销活动;帮助国内更多医院建立新认知中心;加强我A及相关技术能力;;加快现有产品管线内外其他候选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进度;与学术机构及医院合作的脑科学及数字疗法研究中心;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三翼鸟发布“万家筑巢”最新成果:2个月2000+小区落地 每个人对家的期待不同,一万个家庭,将会呈现一万种智慧家的模样,企业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2%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3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 3%。
成都大运会支付服务新亮点:外国运动员花数字人民币骑共享单车 中新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夏宾)大型国际运动赛事正逐步成为数字人民币普
与巴菲特观点一致!马斯克:投资美国短期国债“想都不用想” $特斯拉(TSLA US)$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认为,投资者在美国国债收益率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