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长江江陵航道处和石首航道处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及时为放归在天鹅洲石首江段的江豚“放放”和“闺闺”的后续监测,提供了优质、专业的巡航巡护服务,并得到随行监测人员的高度称赞。中科院水生所、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参加了该监测活动。
据了解,此次监测目的是为进一步掌握今年4月于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长江石首江段蛟子河口叉江放归的江豚“放放”与“闺闺”的活动区域、生活习性及生存状况,以及濒危旗舰水生动物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技术研究等情况。
由于长江江豚主要在近岸300m范围内活动,本次考察路线设计为沿长江岸线保持150m,并按照截线抽样规划法的航线行驶,为了以最优质的航线最大化做好监测人员对长江江豚的实时监测,江陵处和石首处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克服了大风、暴雨、高温等不利的环境因素,严格按照监测路线规范行驶并排专人做好监测人员、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监测工作顺利,经过2天的巡航巡护工作,圆满完成了江豚监测考察的各项工作技术规范目标。
据悉,自1992年设立于石首天鹅洲故道的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早开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保护区之一。这里相对封闭,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鱀豚、江豚、中华鲟等水生生物。30多年来,天鹅洲故道野外江豚数量从最初的5头发展至100多头。
下一步长江江陵航道处、长江石首航道处还会继续深化与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合作,深刻认识江豚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将保护江豚生态坏境放在长江大保护战略的至高位置,充分利用航道部门的行业优势,将江豚巡查巡护工作纳入日常航道巡查的重要部分,积极践行“畅安优智美”现代化长江航道建设,为长江生态大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多样性做出贡献。
关键词: